| 代码 | 名称 | 当前价 | 涨跌幅 | 最高价 | 最低价 | 成交量(万) |
|---|
尽管产业化前夜挑战犹存,但在颠覆传统锂电格局的预期下 ,固态电池市场已提前进入布局热潮,多家企业宣布量产进展,股价亦有反应。据高工产研(GGII)发布的《2025中国固态锂电池产业链发展蓝皮书》显示 ,今年及明年是国内全固态电池实验线向兆瓦时中试线转换阶段,超20家企业正在大力建设兆瓦时全固态电池中试线 。
固态电池的火热,也贯穿了线上与线下。在日前进行的2025高工锂电年会上 ,“固态电池应用落地”分会场门庭若市、现场一座难求,大量热情参会者聚集在门外通道。财联社记者从主办方获悉,此次活动现场汇聚锂电全产业链各细分领域头部企业领袖 ,逾400家企业 、超1200位产业链企业高层精英参与 。
论坛期间,多位企业代表从不同角度预测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尽管距离大规模应用还有待时日,但小范围落地已进入倒计时 ,低空飞行器与人形机器人是优先商业化场景。
固态电池前景无限好,量产“哨声 ”亦已吹响,不过也有嘉宾表示 ,新技术的发展和提升路径渐渐清晰,但并不能认为其“元年”已至。目前,固态电池较多的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如eVTOL或者人形机器人领域 。多位专家强调 ,这并非技术妥协,而是产业规律使然。
固态电池量产“哨声”吹响
嘉宾分享报告显示,国内固态电池市场主流玩家是动力电池企业 ,其具备技术积累和上下游产业链优势;同时,新玩家还有赣锋锂业、卫蓝新能源、清陶新能源 、鹏辉能源和长安汽车等,新玩家寄希望于先发优势 ,抢占生态位,多计划在2027年小规模量产固态电池产品。
在产业化节点方面,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吴辉林分析称,固态电池预计2027-2028年实现小规模装车 ,要达成吉瓦时(GWh)级突破则需等到2030年 。这是因为行业设备、工艺、原材料 、电池产能建设及下游客户验证均需一定周期。
不过,他也认为,从吉瓦时到百吉瓦时的跨越 ,预计仅需不到两年。放眼2035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将接近10TWh,其中1%即为百吉瓦时 ,固态电池的突破速度将是史无前例的。
相较于海外直接发展全固态电池的路径,国内采用“半固态向全固态过渡 ”的模式,这也被认为更健康、更具可持续性 。吴辉林认为 ,2035年固态电池渗透率预计在5%—10%,短期内不会对现有液态锂电池产业链(包括负极、电解液 、隔膜、设备等)造成大幅冲击,液态锂电池仍有广阔发展空间 ,无需担忧10年内被大规模替代。
目前,国内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固液电池优先于全固态电池量产,多家企业投建中试生产线 ,小批量量产固液电池产品。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 、欣旺达等头部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布局 。
蓝固新能源首席科学家周龙捷表示,行业的共识是,逐步由固液向全固态电池技术过渡 ,能量密度逐步提升至400Wh/kg以上,预计2026年起,固液电池先商用化构建产业链 ,并开始逐步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整车企业主导装车计划。全固态电池2026年开始装车示范,预计2030年以前会实现小幅量产。
两大场景先行落地应用
恩力动力研究院院长吴中友在发言中认为 ,2027年将是固态电池产业化的“起点年”,核心标志是在高价值细分领域实现商业化落地,而非全行业大规模普及 。从技术基础来看 ,此时硫化物电解质的界面接触问题将得到阶段性解决,通过界面调控技术与精密设备升级,电池在无额外高压的工况下可稳定工作,满足特定场景的可靠性需求。
他进一步分析称 ,到2030年,固态电池的产业化重心将转向高端新能源车型与中大型工程机械领域,到2035年 ,固态电池将真正完成从高端到大众的渗透,实现全行业规模化应用。
固态电池的技术优势,正是适配这类高端场景的核心原因 。深圳中基研究院院长王磊认为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且具备终极安全性,地面汽车热失控可逃生 ,天上的飞行器却不行,这种安全等级差异让固态电池成为刚需。
他也提到,虽然全固态电池装备仍在升级 ,但固液电池与现有产线有较高重合度,为快速量产提供了基础。
欣界能源总裁孙立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公司多种路线并行发展,基于氧化物体系的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50—550瓦时/公斤 ,目前已向人形机器人、无人机客户批量交付,续航提升和安全表现超出预期,在定制化高倍率市场 ,追求高快充和快放倍率是技术特点 。盟维科技副总经理李洪飞也认为,低空飞行器对能量密度的刚需,让它成为固态电池商业化的最佳切口。
材料技术革新还在持续
论坛期间 ,多位企业人士提到,材料是固态电池性能的基石,更是产业化的核心突破口。固态电池与液态电池不同 ,其所有部件都是固体,固态电解质取代液态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而固态电解质根据材料体系可分为三大技术路径 ,分别是有机聚合物基固态电池、无机陶瓷氧化物固态电池,以及无机陶瓷硫化物固态电池。
硫化物电解质因离子电导率高 、加工性能优异,是多家企业布局的核心方向 。恩力动力研究院院长吴中友表示,其团队聚焦硫化物体系已取得关键突破。他认为 ,当前硫化物固态电池产业爆发的难点主要在材料、界面和工艺等技术难点,以及新场景导入、成本和生态链构建等产业化难点方面。
不过,吴中友同时称 ,这些难点在可预见的未来都将得到解决,特别是在成本方面,主要在硫化锂+锂金属 ,目前二者单吨价格均为几百万元,但固态电池不含稀有金属,“第一性成本”低 ,规模化后具备较大的下降空间,有望与液态电池成本接近 。
中科深蓝汇泽总经理窦曦认为,传统聚合物电解质在工作温度下机械强度低 ,电池易形变,导致电池失效,需设计特殊分子结构,拓宽电压耐受窗口。对此 ,公司研发“刚柔并济 ”固态电解质体系,并建设国内首条聚合物基全固态电池产线,规划建设产能1GWh ,可实现动力汽车 、电动船舶、空中飞行器、特种储能等应用领域产品批量交付。
在性能优化方面,蓝廷新能源董事长吴大勇认为,MOF材料为固态电池性能优化提供了新路径 。据悉 ,该材料已实现产业化突破,MOF材料的多孔结构能优化电解质溶剂化效果,还可形成稳定的SEI膜 ,将电池循环寿命延长一倍以上。
吴大勇进一步表示,全固态电池实现产业化还有技术路线的分歧,许多科学问题尚不明确 ,因此给新材料的应用留下广阔空间;无机固态电解质 、有机固态电解质的性能仍有提升空间;MOF引入固态电池作为一种创新都是眼下重要的机遇。
不过,他也提到,许多科学问题、工程化技术尚未解决,任务艰巨 ,且如果行业内卷,也会严重损伤创新动力 。
郑州股票配资平台:股票配资开户平台-20%涨停!固态电池概念股走强 产业化落地有望提速
如何开户炒股买股票怎么开户:配资投资-配套专用设备先行 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
股票配资行情:股票配资开户费用-固态电池开发获重要进展 金属复合材料锂离子传导速度创纪录
股票配资公司开户:股票配资论坛资料大全-热钱先行 长钱接力 资金吹响A股“集结号”
股票配资网站开户:配资炒股配资开户-固态电池新突破!硫化锂概念火了
正规股票配资开户:北京正规股票配资平台-固态电池何时更进一步? 国轩高科:准固态电池将在5年内推向市场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