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股友,愿你的股票市场之路如同长虹般绚烂,一路飙升,财源滚滚。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长的梦想。
  •   亲爱的股票朋友,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股票如潮水般上涨,收益如春笋般茂盛。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祝你投资顺利,财源滚滚!

股票配资怎么开户:炒股票软件排名-最高涨超1600%!上市潮、上涨潮、出海潮!这一板块彻底火了!

摘要:   港股18A公司火了!  今年以来,港股18A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可谓是大放异彩,一扫过去数年的颓势,一涨再涨。所谓18A公司,是指自2018年港交所推...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港股18A公司火了!

  今年以来,港股18A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可谓是大放异彩 ,一扫过去数年的颓势,一涨再涨 。所谓18A公司,是指自2018年港交所推出上市规则第18A章后 ,在港股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

  这些公司此前长期受限于收入和盈利不明确 ,备受投资者“冷落 ”,但在今年却打了一个结结实实的“翻身仗”,连番上演了上市潮、上涨潮和出海潮。

  上市潮

  2025年 ,港股市场迎来18A公司上市潮 。在今年新上市的58家港股公司中,有10家为18A公司,且大部分在上市首日取得了极为耀眼的表现 ,尤其是在近期,18A公司越来越受到投资者青睐 。

  数据显示,在今年新上市的58只港股中 ,首日涨幅前6名的公司中有5家是18A公司。面对18A公司上市后的亮眼表现,投资者的热情也越来越高,8月11日上市的中慧生物的IPO公开发售获得超4000倍超额认购 ,认购金额超2000亿港元;8月15日上市的银诺医药认购金额更是超过3000亿港元,公开发售中获得5341倍超额认购。

  除了已经上市的公司外,18A板块的后备上市力量也颇为丰富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在8月20日的2025年中期业绩会上透露 ,“从香港交易所推出‘科企专线’以来 ,一共新增了50家18A和18C公司的申请,我们备受鼓舞。”

  数据显示,目前有49家18A公司已递表港交所 ,其中有20家的状态为“处理中 ”,27家为“失效 ”,1家为“撤回” ,1家已通过聆讯。按此计算,仍有至少20家18A公司正等待通过聆讯并上市 。

  在这些后备上市力量中,有不少明星项目 ,如冲刺“港股AI创新药第一股”的英矽智能,以及获得礼来亚洲基金 、高瓴、腾讯等投资的科望医药等。

  随着上述18A公司陆续上市,港股市场的18A公司或有望在明年突破100家。

  上涨潮

  不仅是新股受到投资者追捧 ,已上市的18A公司也获得不俗的涨幅 。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在目前已上市的77家18A公司中 ,涨幅超过200%的就有17家之多 ,还有26家的涨幅在100%—200%之间。

  其中,涨幅最大的是北海康成,其涨幅高达1644% ,不过,尽管今年以来涨幅巨大,公司目前总市值仍然较小 ,仅有约11亿港元。消息显示,国家医保局8月12日公布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名单中,北海康成三款罕见病产品均通过了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形式审查 ,包括今年5月获批上市的用于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I型和Ⅲ型戈谢病患者的长期酶替代产品戈芮宁(注射用维拉苷酶β)等 。

  77家18A公司中,股价下跌的仅有10家,跌幅最大的是同源康医药 ,跌幅超过68%。

  出海潮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新股申购遭投资者“爆抢 ”,还是已上市公司的股价大幅上涨 ,其背后都离不开整个生物医药板块的“硬实力”跃升 ,而18A公司又恰恰是生物医药板块中最具活力和研发创新能力的一批企业。

  尽管18A公司中仍有不少尚未产生大量实际收入,但通过向海外知名药企授权的独特“出海”模式,提前让投资者看到了其盈利的希望和巨大的技术进步 。

  如荣昌生物在近期就发布公告称 ,公司将RC28-E注射液有偿许可给参天中国,参天中国获得该药物在大中华区及韩国、泰国 、越南 、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的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而荣昌生物保留上述区域以外的全球独家权益 。

  荣昌生物将从参天中国获得2.5亿元的不可退还且不可抵扣的首付款 ,此外还有最高可达5.2亿元的开发及监管里程碑付款,以及最高可达5.25亿元的销售里程碑付款。

  乐普生物在今年中期业绩报告中也透露,公司于2025年1月与ArriVent订立独家许可协议 ,据此协议,公司授予ArriVent在大中华区以外地区开发、制造和商业化MRG007的全球独家许可。根据协议条款,公司有资格获得总计最高达12亿美元的首付款及开发 、注册及销售里程碑付款 ,连同销售净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收到该笔首付款。

  科伦博泰生物在今年1月宣布,公司及Harbour BioMed与Windward Bio订立独家许可协定 ,根据该协定 ,公司与Harbour BioMed授予Windward Bio SKB378/WIN378在全球(不包括大中华区及部分东南亚和西亚国家)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的独家许可。

  作为回报,科伦博泰生物与Harbour BioMed有资格收取合计最高9.7亿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SKB378/WIN378净销售额计算的个位数至双位数百分比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2025年5月 ,根据许可协定的条款,科伦博泰生物已从Windward Bio收到首付款。

  分析人士指出,生物医药企业股价亮眼表现的背后是中国药企的快速进步。自2015年医改和2018年集采以来 ,中国药企积极从“仿制 ”转型“创新” 。在此过程中,已逐步完成了从模仿到跟随,再到源头创新的蜕变。随着创新程度不断提升 ,国产创新药厚积薄发,初步具备了国际竞争力。

  东方证券表示,中国创新药企业正在积极开发源头创新药物 ,而“真”创新会带来可持续的出海机会 。首先,从产业周期看,国内创新药从十年前起步 ,积跬步至千里 ,经过多年积累已经到了批量收获的阶段;其次,从数量上来看,中国临床数量已位居全球前列 ,全面覆盖各类热门靶点,是MNC(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跨国企业)补充管线的宝库 ,背后映射的是国内高效研发 、持续优化的审评制度,以及庞大的患者群体;最后,从质量上来看 ,中国药企已储备了一批原创性靶点/药物,且在疗效上有望超越全球重量级上市产品。凭借上述优势,国产创新药正在迎来出海浪潮 ,随着全球临床试验不断推进,最终有望实现全球化,将有机会看到一批来自中国本土的创新药物在全球舞台上大放异彩。

  据医药魔方数据 ,2025年一季度 ,中国对外授权交易金额占全球总交易金额的近60%,中国已逐步成为全球创新药交易的中心 。截至5月底,中国创新药在海外MNC中 5000万美元以上首付款项目的比例已经提升至42% ,而2020年仅为4% 。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